一旦遭到爆雷,精采度將大打折扣
2018年10月9日,俄羅斯設立於喬治王島的南極科學考察站別林斯高晉,發生了一起駐站人員襲擊同事的謀殺未遂事件。南極駐點工作,必須忍受長期的無聊與寂寞,許多人打發時間的娛樂,只有站內的兩個電視頻道,以及唯一的小圖書館。
科學家Sergey Savitsky與焊接工人Oleg Beloguzov,兩人都熱愛閱讀。然而,Oleg經常在讀完一本書後,就對Sergey「爆雷」——他直接了當地告訴Sergey故事結局,毀掉了他的閱讀樂趣,藉此取笑。由於屢次發生,Sergey累積了長期的不滿,某天他喝了酒,氣憤之餘,終於在餐廳裡持刀刺殺Oleg。Oleg身受重傷,立即送往智利急救,所幸保住性命;Sergey則遣送回國,等候起訴。
這也是史上首次兇手以「爆雷」為犯罪動機而導致的謀殺案。故事的設計,是一種文字的高度工藝。尤其是推理小說,作者得挖空心思,安排曲折離奇的情節,才能創造出「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」的結局。一旦遭到爆雷,讀者猝失「意料之外」的閱讀樂趣,再怎麼好看的故事,精采度也將大打折扣。
今年九月初,我也碰上類似事件:新作《城境之雨》上市前,遭網路社群平台「謎團」發文直接揭露故事的結局,雖名曰「宣傳」,實致「爆雷」。經我察覺後,通知出版社要求撤下,這才降低了傷害。然而,在那段時間,身為作者的我,多日無法安睡、無法進食,猶如行屍走肉。因此,我完全可以理解Sergey的心情。
今日許多人透過網路交流,但想要討論閱讀樂趣,又絲毫不涉及故事結局,不影響尚未讀過那部小說、看過那部電影的人,是非常困難的事。畢竟,如前所述,諸多樂趣是來自驚奇的結局。
目前,網路上討論結局,避免爆雷的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在文章標題或文前加註警語,聲明內文將提到結局;另一種則是使用程式碼,將涉及結局的段落設為背景顏色,需以滑鼠點選反白才能顯現。時至今日,這已經是務必切記、遵守的網路禮節了。
這項訴訟引發了「合理使用」等諸多爭議
2017年四月,網路紅人谷阿莫因為製作了一系列「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」的短片,透過揶揄挖苦、幽默風趣的風格來介紹電影劇情,迅速在網路上竄紅,卻也使電影片商蒙受票房損失,前後有五家片商對他提告侵犯著作權。
這項訴訟同時也引發了「合理使用」等諸多爭議,以及劇情以濃縮的方式交代起承轉合,流失了許多細節,甚至與作品的訴求產生歧異,恐有扭曲原意之嫌,屬於一種廣義的爆雷。此案延燒到今年六月,谷阿莫才與片商們陸續達成和解,外傳賠償金額達百萬元。
影視作品的投資金額較高,爆雷的影響當然也更大。今年十月,公視與國際影音Netflix聯播《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》,卻因Netflix的系統設定有誤,導致提前上架,過早揭露最後兩集結局,公視也立即聲明,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HBO為了避免奇幻影集巨作《權力遊戲》的結局外洩,煞費苦心,不但曾拍攝偽造的場次來混淆偷拍人士的視聽,更準備了多種版本,只為了讓結局無人得知。遺憾的是,無論如何防堵,仍然有駭客入侵HBO內部,取得了超過1.5TB資料量的第七季影片,將劇情梗概散布網路;到了第八季,也不斷有劇本片段外流,防不勝防。
解謎冒險遊戲「凱薩琳」有連線對戰的功能,為了防止PS4玩家爆雷,在玩到故事結局前一夜的儲存點時,系統就會將網路分享功能關閉,後續的遊戲實況無法傳給好友觀賞;遊戲進行到劇情的關鍵轉折之處,畫面上也會加註「注意暴雷」的警語。
甚至,網路上還一度流傳著凱薩琳的「爆雷者死」都市傳說——當然,這項詛咒並不是真的。不過,人人都應該有享受故事樂趣的權利,確實不可以輕忽處理,任意予以剝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