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起來,這是我們
父女之間最親密的時刻
多年前,有位朋友幫我做心理測驗,她問我:「如果妳的面前出現了一片大海,妳的直覺反應是什麼?」我想也沒想就立刻回答:「當然是馬上跳進去!」結果「大海」其實是愛情的隱喻,我不確定自己面對愛情時,是否果真是如此的毫不猶豫?也或許,對我而言這道題目並不客觀,因為我實在太熱愛游泳,也太熱愛大海了。
我喜歡整個人沉入水裡的感覺。回想起自己之所以這麼親水,其實都要歸功於我的父親。他非常喜歡游泳,從我年紀很小才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。就經常帶我到游泳池去,那幾乎成了我們假日的唯一休閒活動。他教我們游泳的方式也很特別,說穿了是根本沒教,就是把我往水最深的地方一丟,然後就自顧自地游開,任憑我一人在水中掙扎呼喊。旁邊的泳客看到幼小的我載浮載沉,都大吃一驚想來幫忙,卻被父親笑瞇瞇地拒絕。他總叫要我自己想辦法游到岸邊,或是他的跟前。
在水中掙扎久了,也就漸漸知道怎麼和水相處,感到水彷彿是一個有生命的動物似的,可以和它嬉戲、玩耍,但有時它也會突如其來發脾氣,嗆得我咳個不停,鼻涕眼淚直流。我後來還學會了躺在水上睡覺,那是我的絕招,一睡就是很久,簡直成了一根浮木似的,總引來周圍的人嘖嘖稱奇。我非常享受那樣的時刻,閉著眼簡直像是在作夢,而水溫柔得不得了,輕輕托起了我的身子。
在游泳池中時,父親總是笑瞇瞇地看著我,隔著一大段距離,不干涉,也從不來教我正確的姿勢。有時他忽然鑽入水中,一下子就不見蹤影,害我著急得拚命搜尋,心裡暗自數著一分鐘、兩分鐘、三分鐘過去,這也未免太久了吧?莫非是出了什麼意外?我驚駭得正想大叫,卻忽然聽到啪啦一聲,父親從游泳池遙遠的一頭冒出水面,仍然是笑瞇瞇的,而陽光照耀著他臉上的水珠無比晶瑩燦爛。
回想起來,這是我們父女之間最親密的時刻,什麼話也沒有說出口,然而水卻讓我們自然愉悅,因為水底情深。
我這時才體悟到原先
自己是多麼低估了它
父親帶我去的游泳池也很特別,深達三米,相當的罕見,我總喜歡一個人潛入池底的最深處,靜靜的,好像整個世界都放慢了節奏,搖曳著夢的光彩,我也喜歡在水中看父親,看他是個潛行的高手,一口氣就能潛得大老遠,消失在泳池的盡頭。
所以我怎麼能不熱愛大海呢?對我而言,可以輕易踩到底的池子簡直像在泡澡,而不是游泳。我也總覺得現在台灣的游泳教學,太過分強調正確的姿勢,然而那一套或許可以去參加游泳比賽,但真正來到大海之中,卻極可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。因為水千變萬化,只懂得正確姿勢的人,並不懂得水的心,不懂得如何和水相處,好去克服自己的恐懼。
但即使是熱愛大海如我,卻也有被它擊垮的時刻。那是有一回去馬爾地夫潛水,表面海況不錯,我們從船上跳入水中後,才發現水中能見度不佳,當地的導潛在前面領隊,而我跟著教練殿後,最後我們兩人竟落了隊。或許是太有自信,以為浮出水面後,就必會看到接應的船隻,沒想到只有一波接一的大浪迎面而來,當置身在浪底時,我眼前四面八方除了海水以外,根本什麼也看不見,就只有趁著下一波大浪打來時,奮勇躍起,順勢沖上浪尖,才能夠勉強看到海面上的景象,以及有一座小島就在視線可及的前邊。
眼看著時間將近傍晚,浪愈來愈大,見不到船,教練當下決定要游到小島去,卻沒想到我們背的潛水氣瓶是救命的浮球,卻也成了龐大的拖累,加上島旁的海流強勁,根本游不過去。更慘的是我開始「暈浪」了,才知道「暈浪」比暈船還要可怕,大海成了一個不斷無情搖晃且無邊無際的巨型容器,而置身其中的我,就像一粒沙般的微不足道和渺小。我這時才體悟到原先自己是多麼低估了它,但已經太遲,就這樣漂流了兩個多小時,就在我逐漸失去意識和抵抗力之際,多虧潛水船經驗豐富的馬爾地夫老船長,在判斷海流方向後,及時找到了我們。
我一被拉上甲板時,在半昏迷的狀態下只是哭,哭海的巨大和自己的軟弱,哭不知敬畏大自然的後果,然而我也彷彿更懂得了大海一點,更知道它喜怒哀樂無可測量,而那是一個比父親帶我去的游泳池不知大上幾千萬倍的所在,幽冷而深邃,就像是人類短暫卻也綿長的一生,只有待我們去摸索理解,而沒有什麼正確的姿勢可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