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土保持對我們而言影響甚鉅,生於斯,長於斯,若不注重山林環境,小則坍方,大則滅村……
這份巡山工作不一樣,好比林地與人民的紐帶
林務局的每個工作站,因位處地區不同,各有特殊業務。單就台東林區管理處而言,關山著重造林和貴重木,大武偏重保育,成功則承攬較多租地業務,需要和承租人頻繁接觸。
我經常碰到百姓覺得被管束,和林務局呈現對立狀態。例如租地規定不能種植果樹,因果樹是淺根植物,不具備水土保持功能,但百姓為了營生,必然還是會種,於是衝突就產生了。因此,我習於實際走訪現場,觀察承租人如何種植和管理,並幫忙思考對策。
我會建議將果樹種在邊界,或是混合造林,以變通的方法予以保留。過去曾有承租人抱怨:「我不想種樹,樹長大了,樹蔭會遮蔽,我的檳榔就不用收了!」我則告訴他樹可以修枝,就不會有遮蔽問題。我也幫承租人申請樹苗,帶去給他們,甚或乾脆幫他種,家中務農的背景讓我對農民更有同理心,和大家也有共同話題。
主動釋出善意、多多溝通是我的處事原則,我相信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,才有辦法走下去。若年長者聽力退化或一時間不接受我的說法,我會要來小孩的電話,透過年輕一輩代為傳達。碰到原住民承租人,我便情商原住民同事陪我跑一趟;假使有外地來的新承租戶,我也會先去了解和認識,預防違規情事發生。
因為是和人交涉的工作,相當考驗說話的藝術。比方說一塊租地原本就有種樹,只是數量未達標準,「阿桑,你已經有種了,再補個幾棵就合格囉!」和「阿桑,你這邊不補樹,土地我們要收回來!」自然是前者順耳許多,轉換適當講法是我的溝通訣竅。
態度惡劣的承租人當然也有,挨罵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,但要提醒自己沉住氣、不能動怒,畢竟身在公家單位,和老百姓起衝突容易站不住腳。我還遇過養條惡犬守住路,不讓你進去的人,以及惡言相向、出口成髒的,那類情況,也只能請派出所和森林警察等執法單位協助了。
巡山,巡的不只是山,更是人情味
居住於山區的,大部分都是七、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,小孩都在外地工作。我每次往山上跑,就會順道買個飲料或冰品,去拜訪打個招呼,日積月累下來,承租人也對我很熱情。我現在出門前,會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帶什麼,養狗的人常請我幫忙買狗糧,我的舉手之勞,對長輩來說可能助益很大。
我們的互動像家人、朋友一般,只要山上有個風吹草動,承租人都會打電話通知我,舉凡有重機械進山開墾、有可疑人士盜伐七里香做園藝等等;也曾發生有人在山上生火煮食,承租人注意到有冒煙的狀況,特地繞過去幫我查看,發現殘火也順道協助撲滅,讓我相當感動。
巡山相關業務早已駕輕就熟,我在山上走跳,其實最放心不下獨居老人,前陣子我買了碗豆花去探望一位老爺爺,他一見到我,沒講幾句話就開始掉淚。有時我也幫老人家清冰箱,也許是嗅覺不靈活了,或吃習慣了沒感覺,他們冰箱裡的肉常常都放到臭酸,我也只能叮嚀再叮嚀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結束工作下山時順道走訪一對老夫妻。那天老先生一反常態躺在房裡,我聽見他一直咳嗽,咳得幾乎喘不過氣,立刻決定幫他叫救護車,說服老太太送丈夫前去急診。後來聽醫生說,老先生那天若沒有就醫,很可能現在已不在人世。
從事這份工作,我盡可能多方學習、累積經驗,幫承租人找資料、找資源,並且熟悉法規。近年林務局推動林下經濟,我轄區內有輔導種香菇種得不錯的,對收益有所幫助;又如養蜂的,也可以在他挑選樹種時,建議適合的、會開花的蜜源植物。
我認為,多關心老百姓,多替他們設想,不只達到了敬山、愛人的目的,我的內心也感受到相對的豐盈。
●鄧景仁,台東市人,本身學商,因家中務農的背景而對林業有所認識。民國87年進入林務局擔任森林護管員,迄今第二十三年,目前服務於台東林區管理處成功工作站。
●「這個職業有祕密□森林護管員篇」由鏡文學與繽紛版合作策畫,今天的文章讓你對森林護管員有了什麼新認識嗎?或是你曾與他們有過怎樣的互動?歡迎來稿和我們分享,稿寄:benfen@udngroup.com,前三名刊出作者可獲得海德薇《山神》(鏡文學出版)一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